大齐各庄村
唐山市丰南区大齐各庄镇大齐各庄村距离市区8.5公里,紧邻唐港高速和于唐线,交通便利。近年来,大齐各庄村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,以民族乡村“富脑袋+富口袋”行动为引擎,采取村企、村村、村社、户户、政村“五个手拉手”的有力举措,携手开辟出一条民族乡村产业振兴新路径。
村企“手拉手” 壮大集体实力
机械化大大提高生产效率。
依托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,该村与幸福河水泥厂、昌兴耐火模具厂等企业“联姻结对”,在组织联建、发展联手、人才联育、资源联享等方面,同向发力、互促互助。近年来共谋划实施村企共建项目2个,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3万元。
村村“手拉手” 汇集整合力
娃娃菜丰收场景。
按照产业相近、地域相邻、资源共享的原则,该村与相邻的詹家屯村、夏庄屯村,围绕香菜、菠菜、土豆等传统产业种植,整合土地资源,逐渐建成了占地2000亩的蔬菜种植基地,并配有2个存储冷库和3个蔬菜批发市场,实现了产业项目共建、优势资源共享的抱团式发展,种植户年均增收1.5万元。
村社“手拉手” 提升竞争力
村内自建大型存储菜站。
按照“村党支部+合作社”发展模式,成立了村蔬菜专业合作社,按照“以村带社、以社帮村、双向收益、共同提高”的原则,开启村社联建模式。合作社在技术培训、蔬菜存储、市场销售等方面与村开展合作、提供服务。2023年,合作社为该村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4期,并组织技术人员到实地进行指导服务,帮助菜农引进改良种植新品种2个,提供有价值信息8条,极大地提升了该村蔬菜种植专业化、产业化水平,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。
户户“手拉手” 增强互助力
优质蔬菜装车销往各地。
为了能够让更多农户从事蔬菜产业并从中获利受益,自2021年以来,在该村党支部积极倡导组织下,村里种植大户、老户,与新户或有发展意愿的农户自愿“结对子”“结姻缘”,成立了蔬菜产业互助发展联盟。联盟成员互通有无、互相帮扶,资源共享、信息共通,由起初的20户,现已发展到200余户,实现由“单打独斗”到“抱团取暖”的转变。
政村“手拉手” 统筹聚集力
各族群众安居乐业融洽相处。
区民宗局积极协调农业、财政、科技等职能部门和当地政府,聚集项目、资金、技术、人才等要素向民族乡村倾斜。“双富”行动开展以来,为该村拨付各级资金263万元,撬动其他资金400余万元,实施产业设施升级、基础设施建设、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12个,近2年使村集体收益达到51万元,为民族村产业振兴提供了要素保障。